客服: 010-65409376
手机访问
本次展览展的作品大多是赵松青的近作,这些作品简洁粗犷,率性恣意,以现代审美的构成突破常规,大胆探索。 展览以《蛮荒与文明》为题,整个展览根据展厅的条件和特征因地制宜,颇具创意。展览以展厅中央主题作品《蛮荒》《文明》为核心,仿佛生命的年轮向外扩散;紧紧围绕主题作品的,是青黑色调的《生命·宇宙》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用古旧的屏风、斑驳的木门间隔,展线迂回曲折、柳暗花明,作品参差错落、忽隐忽现,行走其间仿佛徜徉在原始丛林,山重水复,移步换景,让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的最外层,是《荒漠·废墟》系列作品,布展充分利用展台和墙面的巧妙配合,通过壁挂和摆件相互照应,演绎展览的主题。
赵松青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他陶画兼修,尤擅山水。近年来,他在山水画创作之余,尝试山水陶塑。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赵松青的作品受台湾陶艺家李茂宗的影响,试图在传承中国文化与西方前卫观念的基础上,从传统古典中辟出一条自我开放的现代陶艺之路。 展览将展至2018年1月16日。
在“蛮荒与文明——赵松青山水陶塑作品展”开展的同时,市文联还举办了石湾山水陶塑研讨会。文化界、陶塑界、美术界人士济济一堂,就赵松青的山水陶塑作品及石湾山水陶塑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研讨会由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主持。他介绍,这是佛山市文联举办的“石湾陶艺现代转型研究”系列展览、研讨会之一,意在亮出石湾山水陶塑新旗帜。
赵松青山水陶塑作品的亮相,让佛山陶塑界为之眼前一亮,陶塑家们认为,其山水陶塑在佛山陶塑发展中有先导性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认为,赵松青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当代的意境,赋予了美好的愿景,走得很超前,对其他陶艺创作者将是一种启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说,赵松青的作品从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写实与写意等方面,带给陶艺家很大的启发。佛山艺术创作院专业艺术家张微微认为,艺术家的各方面修养非常直接地体现在作品中,赵松青的山水陶塑作品,既体现了他对陶艺各种技法的娴熟运用,也体现了山水画创作对他的影响,其作品色泽雅致,粗犷中不乏细腻,这种原创力对石湾陶塑的发展意义重大。
美术界、文化界人士则从各自的角度,对赵松青的山水陶塑探索提出意见和建议。佛山山水画家梁国荣以其作品《文明之旅》为例,谈到了山水陶塑创作与石湾釉的结合问题,“如果作品中的绿色用石湾釉来表现,粗犷中有精细的雕琢,则效果会更好。”佛山诗人高世现则谈到了佛山陶塑创作的人文精神,他认为作品的题材、命名等,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与会嘉宾还对市文联策划举办的系列学术性小型展览和研讨会表示赞同。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杨英才说,将石湾山水陶塑作为一个课题来探讨,非常好,将促进石湾陶塑的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巫小黎认为,市文联策划和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和研讨会,是很有意义的文化创意。在他看来,艺术是人与物的对话,石湾陶塑的创作要体现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