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010-65409376

手机访问

【易名独家专访】“斑斓瓷”的前世今生!(视频揭密)
来源: | 作者:pro6cd83d | 发布时间: 2582天前 | 876 次浏览 | 分享到:






    刘欣、德州市人。为世界陶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民协理事。德州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精研刻瓷技艺,作品格调高雅,意境深邃。把釉上彩工艺与刻瓷结合,独创性地运用金石技法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开创了陶瓷冰雪山水画的新面貌。其陶瓷印章的创作,借鉴玉琮的样式,注重线条,边角的分割;以文字装饰印纽,以不同肌理,釉色的对比构成装饰,深具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被誉为刘氏瓷印。发明了斑斓彩工艺,为陶瓷装饰的开拓创新做出了一定贡献。作品多次获国家,省级大奖。



    我从2008年接触陶瓷烧成,至今10年。十年一剑,岁月荏苒,唯庆幸自己一直在学习、探索、努力,并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绩。

    2010年起我专注于对陶瓷印章的研究,探索把现代刻字的元素融入作品中。现代刻字是对传统刻字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视觉冲击力,线条的张力,色彩的大胆运用是传统刻字所不具备的,故此也形成了其当代艺术的特征。




    2013年我创作了《康庄大道——齐文化成语组印》,该组印一套五方。我从齐文化纷繁宏浩的成语中以先哲处世、治世的政治智慧角度选取了五个成语:康庄大道、大公无私、令行禁止、以民为天和百家争鸣。创作中字形篆隶结合,变形、重叠、挪借、虚实,注重线条的处理和书写性,及边角的切割,形成上紧下松的格局;刻制刀法也不仅仅限于冲切,推、削、刮、留、断,圆刀、平刀结合,使表面处理在保证外轮廓节奏感强的同时力求丰富和变化;线条力求粗犷,浑厚。表面的处理放弃了亮丽光鲜的釉色,选择能保留更多细节和古朴的色剂处理。具体操作中我选取釉上新彩的黑色(含氧化钴)做底色,该色在800°烧成呈色为黑色,在1260°烧成为墨绿色,且厚薄不同呈色也有微妙的变化,其后再饰以不同的面色,1260°中性气氛烧成。烧成后,印章效果浑厚、凝重、古朴。



    2014年创作了《汉风陶韵组印》,该组印以汉瓦当四神纹为题材,印纽设计上分别饰以瓦当纹: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在正常施釉后我在上面喷一层盐水,电窑烧成后,发色很沉稳,有含蓄的哑光。该组印获评2015年中陶协大地奖评比金奖。把现代刻字的元素应用在陶瓷印章的创作中,也是对陶瓷印章的一种开拓,使陶瓷印章在具有绚丽釉彩的同时,亦可具有古朴,浑厚的面貌。




    2015年我尝试把犀皮漆器的工艺嫁接到陶瓷装饰中。犀皮漆器有一种很特殊的视觉效果:表面非常光滑,纹理却显得层次杂叠、斑纹浮动,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美。《髹饰录》中对犀皮漆有如下记载:“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共光滑为美。摩窳诸斑。黑面、红中、黄底为原法;红面者,黑为中,黄为底;黄面,赤、黑互为中,为底。”。犀皮漆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198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三国时期吴国·朱然墓出土两件犀皮黄口羽觞(耳环),为云斑犀皮胎,椭圆口,在杯耳及口沿处镶鎏金铜扣。表面绘有云气花纹,旋转成涡形,用红、黑、黄三色彩绘,工艺精湛。经过反复试验,改进配方,终于取得成功,并命名为斑斓彩:取釉色效果色彩斑斓,灿若明霞之意。这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融合在一起的作品,是一种新的色釉装饰技法。变化莫测的纹理成就了它的美感,仿佛月藏在云里,霞映在水上,像行云流水,又如松鳞的斑驳,仿若岩石、玛瑙,又似峻岭、茂林;这美丽而透着神秘感的陶艺作品就是斑斓彩工艺制作的。斑斓彩工艺经立线,髹涂,打磨而独具工艺美感。其工艺特征是通过十数遍不同色釉的堆积产生厚度,再修磨出预想的图案。



    2016年创作《大器战国红》以大碗的器形绘制洪荒蛮古的太阳图腾与东巴象形符号,收割,猎狩的人们欢呼雀跃,釉色则以漆器经典的红、黄、黑三色表现,图案交错叠压中一抹深沉的红色让人记忆深刻,该作品获2016上海国际陶瓷博览会白玉兰杯金奖;作品《大器.三彩唐韵》以唐三彩的赭、绿、白三色,间以土黄装饰,器形选取钵的样式,并精心设计了三个分割,寓有天、地、海之意,分别绘制天上飞鸟,地上的牛羊走兽,海里游鱼,色彩堂皇而沉稳,阅之,彷如听闻丝路上飘过黄沙戈壁的驼铃,该作品获2016中陶协主办的第6届大地奖评比金奖。在斑斓彩作品的创作中,虚实的对比,大面积的空白处理是一个难点:做的满了没有想象空间,做的少则容易平淡,没有变化。这一点在表现浩瀚的星空,流动的波纹,自然界中诸多深邃、迷蒙、混沌的意象时,更是突出,需要寻找新的技法,表现手段。



    我从点彩派的绘画手段得到启发,研究了一种新的施釉方法:点彩施釉。在诸多绘画流派中,有一个被称为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有毕沙罗、修拉和西涅克。他们依照光谱中各种单色光组成万物色彩的原理,用单纯的原色色素的点子互相组合,在人的视网膜上还原为种种复杂的颜色。是通过很多小点来造型,使画面产生一种闪烁的效果。但放远一看画面还是一个整体,由于画面上充满了斑驳陆离的色点,因而称为点彩派。在陶瓷传统的施釉方法中,浸釉、刷釉、喷釉、淋釉、荡釉、淋釉为主,即使是多次施釉,也是多层覆盖,经窑变后,出现纷呈的釉色变化。我在艺术创作中采用的点彩施釉是通过控制气泵空气压力,喷嘴的直径,釉的浓度,使喷出的釉呈点状,不均匀分布,多层多色累积的一种方法。其工艺特点就是多色并列,斑驳陆离。



    2017年创作的《水滴》系列即以此工艺施为。大面积的空白区域经多层点彩覆盖后,呈色微妙,繁复而统一。古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瓷海泛舟、陶山问道,自觉陶瓷一道之艰辛异常,有大成就者必是自身修养、气度、境界、学术高度和艺术功力相融汇,追求真正心灵表达的艺术家。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