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010-65409376
手机访问
2018年8月18日,高研班第四天。一大早班主任丁易名老师带领第八期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实训与鉴赏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来到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美称的瑶里,参观古窑遗址并领略瑶里秀美的自然风光。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详地而得名,位于瓷都的东北端。
第一站,学员们来到了汪湖生态游览区领略瑶里优美的山山水水。学员们被眼前的风景所折服,有大气磅礴的瀑布溪流,有成片的翠绿竹林,也有潺潺流水的小溪,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晚上八点整,刘海峰老师还给高研班的学员们做专题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之演变及不同时代审美特征。从早期的佛教起源、佛教造像到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的派系里各种佛像的特征,都做了深入的讲解,刘老师谈吐幽默,语言生动,对佛教有很深的研究,同学们被刘老师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对刘老师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刘海峰,1973年出生福建, 1995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姚永康先生,获硕士学位。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今天起得很早,因为我们要乘车深度游景德镇瑶里,我们首先到了汪胡,去爬了山,下午到了瓷之源绕南,看到了水碓,我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那么古老的水碓,也是古老的碎石机器,新奇的围着它转了好几圈!不禁感叹古代窑工的智慧!
晚上的讲座很有感触,一直喜欢宗教文化的我看到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各朝各代的佛教文化实在兴奋不已!听他口吐莲花般的念着我没听过的佛经,说着我没听过的故事,分析着佛像的神态动势……时间好像停在那一刻!
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接触与佛教有关的故事,只是从他的嘴里听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或许因为他虔诚的礼佛之心,或许因为他像孩子般纯真。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如他般保留一份真诚干净的心!
重庆人和街小学王琳
2018年8月18日
今天去了瑶里观山,一路流水潺潺、风景优美、空气清洁,如此的景观也曾屡见不鲜,所以平常观赏。当走到南山瀑布的时候,忽然有些感动,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其气势如庐山瀑布立于眼前,亦实亦仙,超凡脱俗。之后去了瑶里——瓷之源,了解了瓷的源头,看到了水碓捶打、粉碎石头的过程。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及心思巧妙,能在一个石碓的制作上设计如此合理的结构,以保完全。看完瓷之源,我们驱车前往刘海峰老师的工作室参观,晚上也是他给我们做了近3个小时的讲座。我是学雕塑的,自然对做雕塑的老师倍感亲切。进入他的工作室,氛围都是熟悉的。刘老师很幽默,像个大小孩,大大咧咧的沏茶给我们喝,晚上过来给我们讲座的时候说开心了可以站起来手舞足蹈,以有趣的身体语言来丰富所讲内容。听他讲课,近3小时也不觉得无聊。他讲到“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之演变及不同时代审美”,虽然我对佛教造像有一些了解,但他在一个主脉络里讲述了很多我不曾知道,且十分有趣的东西,听了有很多感触。
成都文理学院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