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010-65409376

手机访问

第八期第七天,与大师亲密对话--千年窑火,传承不辍
来源: | 作者:pro6cd83d | 发布时间: 2446天前 | 9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知不觉间,陶艺高研班的课程已到了第七天。今天是与景德镇大师面对面对话,去他们的工作室了解陶瓷文化,学习工匠精神,发扬陶瓷文化,这是现代陶瓷对于古代陶瓷传承和发展的延续,也是对于陶瓷历史的续写。
    我们今天出发的第一站:刘伟艺术馆。刘老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授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中国陶瓷色釉窑变综合装饰的先行和倡导者,刘伟以其颇具创意的创作理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谙熟的工艺技法,在其艺术陶瓷创作领域裹闯出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2012年11月,被工信部、文化部、人社部联合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获国家级大奖60余项。







    我们出发的第二站:赵兰涛工作室。赵老师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陶艺系的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员。大家漫步作品之间时,赵老师悉数进行介绍:“带刺的荷花”、“溢出黄金”、“一见桃花”等,赵老师的作品闲适淡然,富有生活化和文人意趣。工作室还有他夫人刘乐君老师的作品,刘老师上次的讲座里面关于她作品图片的介绍,在工作室看到了实物。大家有幸看到他们夫妻的经典作品,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我们今天出发的第三站:宁钢艺术馆。宁钢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和韩国圆光大学荣誉哲学博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设计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人才”称号。
    今天宁校长有事,很遗憾没有见着。好在他的助理非常热心,全程给学员们讲解宁校长的作品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喜遇大连红星海国际学校陶艺工作室刘成文老师。








    我们今天出发的第四站:郭文连工作室。郭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丁老师的大学老师,我们到达时郭老师正在创作长达数米的《万马奔腾》,并快乐的与我们分享创作中的心得。小到笔触肌理,大到创作审美,“艺术创作不能停止探索”的一句话给我深深的触动!郭老师说兴趣决定绘画方向,有些事物是无法把握的,要有创新意识,有新想法,新探索,尝试画各种东西,尝试新绘画材料,每天要保持新鲜感,才会对绘画产生一种动力,过于程序化或者守旧可能会停止不前。








    我们今天出发的第五站:冯邵华工作室。冯老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包装装璜学会理事,陶瓷工艺美术专业教授。现执教于景德镇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评委。全国广告设计大赛评委。江西省高等院校专业评审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冯绍华出身于陶瓷世家,从小就浸润在陶瓷的氛围中,擅长工笔花鸟、写意风景以及器型设计、综合装饰,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冯邵华老师亲切迎接我们,坐下与我们畅谈,他为我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为青花斗彩与釉下五彩两种形式。欣赏作品造型生动,多来源于生活,画面温馨考究,色彩丰富,富有个人色彩。高温颜色釉的制作手艺大有影响是成功的典范。不能闭门造车,艺术来源于生活,多走走看看,将生活积累起来。


    我们今天出发的第六站:刘远长艺术馆。刘远长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担任美研所所长、副厂长、雕塑瓷厂厂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先生擅长陶瓷雕塑,兼长城雕、泥塑。作品注重从生活中提炼题材,择人物创作为主,概神怪道释、古今传人之全;涉走兽、翎毛,有虎、豹、熊、鸟、雀之神。表现形式集塑、刻、捏、镂于一体,分精雕、意塑二类。先生功力扎实,其作品构思严谨,寓情于理,章法洗练,形式多样。先生取传统技艺之功,融现代画理之妙。




    晚上赵兰涛老师如时赴约给学员们上课,以观摩影片的形式引导大家游历纪录片《西南陶记》,给我们讲了他的个人经历与接触陶瓷的渊源。我们观看了少数民族制陶术,陶的一切工序都是手工制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术愈发先进,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很大作用。陶器的烧制方式也越来越好,节省燃料,就地取材。大家轻松学习了更多陶艺成型的方法,安静的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学员心得】


    今天主要以参观学习工作室为主,第一站是刘伟老师的工作室,刘老师擅长画山水,听说他是景德镇泰山北斗级别的大师,造诣深厚但看上去十分亲切,他为我们介绍了他展厅里的作品及好多新彩、粉彩、古彩的绘画技巧。
随后我们来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系主任赵兰涛老师的工作室,我与他同为雕塑 出身故话题比较多,关于陶瓷雕塑的制作工艺他是非常乐意为我们解答的,例如:人体翻模、肢体衔接、釉料流淌等问题在这里都得以解答。后面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教授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堪称琳琅满目,国际顶尖级的陶艺作品都在这里了,没有图片真是无法言说!
    晚上赵兰涛老师为大家放一段《西南陶艺制作》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中涵盖了许多种不为人知的制陶工艺及烧陶技术,最后看到那些辛苦的制陶人心里不免感叹,这样的传统技术早已不在实用,随着时间的变化早晚要被取代或泯灭……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技术是否还会有人传承!

王琳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今天主要以参观学习工作室为主,第一站是刘伟老师的工作室,刘老师擅长画山水,听说他是景德镇泰山北斗级别的大师,造诣深厚但看上去十分亲切,他为我们介绍了他展厅里的作品及好多新彩、粉彩、古彩的绘画技巧。
    随后我们来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系主任赵兰涛老师的工作室,我与他同为雕塑 出身故话题比较多,关于陶瓷雕塑的制作工艺他是非常乐意为我们解答的,例如:人体翻模、肢体衔接、釉料流淌等问题在这里都得以解答。后面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教授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堪称琳琅满目,国际顶尖级的陶艺作品都在这里了,没有图片真是无法言说!
    晚上赵兰涛老师为大家放一段《西南陶艺制作》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中涵盖了许多种不为人知的制陶工艺及烧陶技术,最后看到那些辛苦的制陶人心里不免感叹,这样的传统技术早已不在实用,随着时间的变化早晚要被取代或泯灭……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技术是否还会有人传承!

王琳重庆市人和街小学